全国两会召开在即,我最关注的是成品油“地板价”政策何时调整。
由于国际原油价格暴跌,自3月18日以来,我国开始实行汽柴油“地板价”政策。虽然国家设立“地板价”的初衷是为了保障成品油市场稳定,但因此引发的弊端也充分显现。
首先,“地板价”政策扰乱了油品市场。我国自2014年设立成品油“地板价”以来,虽然有几次曾触碰过这一定价机制,但由于时间极短,影响有限。而此次受疫情影响,国际油价跌入“地板价”已达1个多月,我国“地板价”产生的弊端得以充分显现。比如,该政策使国有石油企业的汽柴油批发价格调整丧失灵活性,而民营企业则充分利用了这一有利时机开展竞争,导致主营炼厂的市场份额逐渐被蚕食,同时销量受到威胁且库存持续高企。
其次,“地板价”政策扭曲了市场价格。这次“地板价”可能出现较长周期的情况,会给市场、产业链的正常运行带来困扰。自3月18日以来开始实行的国内汽柴油“地板价”政策,已经造成沿海调油料套利进口大增,直接导致了调油料进口市场的火爆局面。由于国内批发价格下跌受阻,造成理论进口套利空间不断飙升,混合芳烃、轻循环油(LCO)等在内的调和资源则大行其道。该政策还一定程度上造成了市场批发的价格扭曲,主营炼厂处于竞争劣势地位,市场份额被逐渐侵蚀。
再次,取消“地板价”时机已经成熟。我国现在已基本具备价格放开的条件,成品油价格应该彻底放开。实际上,随着炼油产能全面过剩,我国现在成品油市场已经高度市场化,且竞争很充分,可以将价格交给市场决定了,已无必要再进行频繁调整。事实上,目前“地板价”政策使普通消费者难享市场红利,已导致主营炼厂和终端消费者都不满意的尴尬局面。当然,放开价格后可相应配套必要的税收政策,形成合适的税收调节机制,让终端市场价格保持在一个稳定的价格区间。
【来源:中国化工报 作者|江北】